劇情簡介:
《東方主戰場》是壹部代表國家觀點、國家立場的作品,因此創作基調要積極向上,主題鮮明突出,要通過對曆史准確生動的解讀,有機地將現實與曆史勾連起來、將微觀與宏觀巧妙結合起來,努力展現出作品史詩般的氣度。該片是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確定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重點項目,首部全景展現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作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曆史地位及其貢獻的大型紀錄片《東方主戰場》,壹共8集,會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科教頻道播出。該片將聚焦作爲抗日戰爭最後壹役的高郵戰役。
大型電視紀錄片《東方主戰場》爲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特別制作。本片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及中國抗戰各階段與東方主戰場主題有關的重大史實爲依據,深入闡述中國抗日戰爭爲戰勝日本法西斯所做出的偉大貢獻;以民族大義爲基點,客觀深入剖析、解讀中國抗日戰爭,凸顯東方主戰場的精髓——中國共産黨的中流砥柱作用和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英勇抗戰的精神;從人類正義、中國與同盟國合作和海外戰場共同行動的視角,展現中國在國際反法西斯統壹戰線中所發揮的重大作用,凸顯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
第一集 東方危急 圍繞日本法西斯侵略野心的曆史由來與德意法西斯的勾結和軸心國的最終産生,以及“九壹八”事變的前因後果,闡述東方主戰場的由來和形成,表明日本法西斯是發動法西斯侵略戰爭的急先鋒,是全世界的敵人。在6年的局部抗戰中,中國軍民、尤其是中國共産黨組織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英勇不屈,對日本侵略軍進行了殊死抵抗,打響了抵抗法西斯的第壹槍。強調中國局部抗戰與即將爆發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關聯,以及中國共産黨爲促成抗日民族統壹戰線所做出的巨大努力。“九壹八”事變成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第二集 共赴國難 “七七”事變是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端,由此開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面對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中國共産黨抛棄前嫌,積極倡導、建立、形成了以國共合作爲基礎的抗日民族統壹戰線,中國開辟了世界第壹個大規模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在戰略防禦階段,面對軍事上敵強我弱,日本侵略軍推進迅速,中國人民遭受空前損失的危難局面,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産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壹戰線旗幟下,團結禦侮、共赴國難,頑強抗擊日本侵略者,壹舉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企圖。
第三集 浴血堅持 二戰在歐洲爆發後,日本與德意法西斯國家結成軍事同盟,是全世界共同的敵人。相對于當時歐洲國家的壹觸即潰,中國人民則在毛澤東《論持久戰》思想的指導下,在抗日民族統壹戰線的旗幟下,團結壹心,堅持抗戰不投降。國民黨正面戰場和中國共産黨領導開辟的敵後戰場協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局面,極大地支援了處于低迷時期的世界反法西斯戰場。
第四集 艱苦卓絕 在整個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産黨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特別是在戰略相持階段,這個抗日戰爭最艱難的時期,中國共産黨堅定不移地擔當起曆史重任,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始終堅持全面抗戰路線,制定正確的戰略戰術與日本侵略者戰鬥。八路軍、新四軍深入敵後,廣泛開展敵後遊擊戰,頑強抵抗日軍重兵“大掃蕩”,迫使日軍將三分之二的兵力投入其後方戰場,敵後戰場發展爲中國抗日戰爭的主戰場。中國共産黨堅持抗戰不妥協,使中國這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得以堅持到最後勝利。
第五集 同盟抗敵 二戰全面展開之後,中、美、蘇、英等反法西斯主要國家聯合起來,結成同盟,積極展開國家間的軍事合作和海外作戰,互相支援,互相配合,並肩打擊德日法西斯。中國戰場成爲同盟國在亞洲地區最大的和最重要的戰場。
第六集 民族血脈 中國共産黨引領推動抗戰文化發展,激發民族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統壹全國意志、吹響中華民族打擊日本侵略者的號角。中國文化志士以文化自覺與自信,堅決反擊日本軍國主義的精神文化侵略。在抗日民族統壹戰線旗幟下,團結壹致服務抗戰,用筆杆發動民衆抗日、反擊日本“筆部隊”,聯合國際友人向世界傳播中國人民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貢獻。
第七集 大地堅韌 面對強大的日本軍國主義,全國各民族、各階層、各黨派、各社會團體、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萬衆壹心、同仇敵忾、舉國禦侮,爆發出前所未有的愛國熱情,表現出空前的民族覺醒和民族團結,共同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者,成爲贏得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的堅強基石。
第八集 正義必勝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各大戰場相繼進入戰略轉折和反攻階段後,中國的抗日戰爭也進入了毛澤東預言的第三階段——戰略反攻階段。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敵後武裝率先向日軍發起了持續不斷地反攻,國民黨軍隊也向日軍發起反攻作戰。中國人民十四年艱苦卓絕的抗戰,加上美、蘇對日本法西斯的打擊,最終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結束,同盟國在東京和南京等地,對日本法西斯罪行進行了審判。戰後聯合國的成立奠定了國際新秩序。